查看原文
其他

康白情诗选

2017-11-19 康白情 星期一诗社


康白情(1896—1945),中国白话诗的开拓者之一。四川安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创办《新潮》月刊,并在《新潮》上发表白话诗。著有诗集《草儿》、《河上集》等。




推荐阅读:安东妮娅·波齐 阿尔托 茨维塔耶娃 米沃什 聂鲁达 叶芝 贝科娃 策兰 阿米亥 济慈 林天英 埃姆朗·萨罗希 安赫尔·冈萨雷斯 詹姆斯·赖特 帕斯 阿多尼斯 普拉斯




草儿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那喘吁吁的耕牛,

正担着犁鸢,

眙着白眼,

带水拖泥,

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

“牛也,你不要叹气,

快犁快犁,

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

“牛也,快犁快犁。

你还要叹气,

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

人呵!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1919年2月1日,北京




和平的春里


遍江北底野色都绿了。

柳也绿了。

麦子也绿了。

水也绿了。

鸭尾巴也绿了。

茅屋盖上也绿了。

穷人底饿眼儿也绿了。

和平的春里远燃着几野火。


1920年4月4日津浦铁路车上




窗外


窗外的闲月

紧恋着窗内蜜也似的相思

相思都恼了,

她还涎着脸儿在墙上相窥。

回头月也恼了,

一抽身儿就没了。

月倒没了;

相思倒觉着舍不得了。


康白情是五四时期在文学上十分活跃的一位诗人。朱自清认为,与胡适的诗歌主张“同调”的只有康白情一人。不过康白情比胡适在诗的立意上更具有创造性,表现手法更刻意求新,在诗体解放的路上也走得更大胆。这首诗便体现了诗人在处理题材和立意上新颖的想象力。


在传统诗歌中,表现月与相思的题材不计其数,并形成了一种模式:以月起兴,借月这一媒介,寄托诗人的相思之情。以这样一个传统题材为诗料,极易受到传统手法的束缚,诗人却偏要在其中寻觅新诗的表现力,这本身就是对诞生不久的新诗的一个考验。


胡适曾以这首诗为例,说明诗体解放对于表达复杂情感、精密观察的重要性,认为这首诗若用旧体,一定不能说得如此细腻。的确,这首诗表达的细腻与采用自由体和现代口语密切相关。例如第二节连续四个“了”,把闲月的羞恼的情绪和略带顽皮戏谑的个性细腻地表达了出来;这种自然的语言节奏与那种一唱三叹的旧诗节奏是迥然不同的。康白情是最早具体提出新诗应当注重顺耳、爽口、易唱功能的,因而他的诗注重节奏的自然,并与内容相和谐。在立意和表现手法方面,诗人一反传统模式,将月与相思充分人格化,使两者相互依恋而为一种人际关系,把通常是诗人与月的关系中的诗人一方隐去,直接地去描写月与相思的感情纠葛,呈示一种崭新的意境。第一节,写明月紧恋着相思。本来因见月而勾起相思之情,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诗人却另辟蹊径,暗示思念本身也是一种痛苦,思念越多,痛苦越深。然而,明月似乎并不懂得相思的这种特殊的苦恼,或者说由于太偏执于与相思的依恋之情,于是反把相思弄恼了。第二节,明月原也是恋着相思,或更是怜悯着相思同,却弄得个“多情却被无情恼”,于是月也终于气恼地离开了。然而,相思气恼明月原是因为见月愈久,相思愈深,也就愈伤情乱神,它并不是一个“无情物”,如今月走了,相思又感到孤独了。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短短八句,就把如此复杂丰富的情感有层次而富于戏剧性地表达出来了。




推荐阅读:玩偶 陈仲义 飞廉 波希米亚人 泉子 风荷 飞廉 马力 蒋静米 赵卡 窗户 余小蛮 张二棍 东樵 朵渔 曹五木 熊平 南京小草 朱周斌 宋炜 阿信 津渡 陈克 夕染 刘郎 旺忘望 李敢 难道 西渡 何三坡 王之峰 西风野渡 庞培 浅韵凝 唐绪东 陈会玲 朱永富 半桌夕阳 钱松子 笨水 羽微微 冯谖 马骅 纳兰 窗户 孙磊 陈白衣 伊蕾 余真 野子 一江 朱朱 黄礼孩




星期一诗社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